JAMA:新加坡18例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、病情发展和结局
近日,JAMA刊登了一篇题为《Epidemiologic Features and Clinical Course of Patients Infected With SARS-CoV-2 in Singapore》的文章,探讨了新加坡新冠肺炎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、临床特征,并分享了对疫情管理的初步经验。
原文链接:https://jamanetwork.com/journals/jama/fullarticle/2762688
研究方法
从2020年1月23日至2月3日,研究人员对新加坡4家医院经聚合酶链反应(PCR)确诊的首批18例新冠病毒(SARS-CoV-2)感染病例的情况进行描述,最后的随访日期是2020年2月25日。
研究人员收集了患者的临床、实验室和影像学数据,总结了患者的临床过程,包括氧疗、重症监护以及洛匹那韦-利托那韦的经验治疗情况。
流行病学特征
在2020年1月23日至2月3日期间,新加坡确诊了18例SARS-CoV-2感染患者,症状出现时间为2020年1月14日至1月30日。所有患者均报告在发病前14天内到过武汉旅行(表1)。有4例(22%)是在对接触者的追踪中得以确诊,有3例(17%)是在边境逐例体温筛查中得以确诊。
18名患者中,16名(89%)患者是中国人,2名(11%)是新加坡人。共有5起聚集性病例,包括家庭聚集、旅行聚集或其他密切接触。对18名患者的接触者追踪发现,在新加坡共有264名密切接触者。截至2020年2月25日,在参与治疗COVID-19患者的医护人员中未发现医务人员感染。
临床特征
入组患者的临床特征见表2。常见症状为发热(13例[72%])、咳嗽(15[83%])、咽喉痛(11[61%]),很少有流涕症状(1[6%])。6例(33%)患者的胸片异常或有湿啰音。没有患者出现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,只有1例需要立即氧疗。16例患者中有7例(39%)淋巴细胞减少(<1.1×109/L);有6例(38%)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(>20 mg/L),但肾功能正常。
表2 入组患者的临床特征
12例(67%)患者的临床病情较轻,但6例(33%)患者的氧饱和度降低,需氧气支持治疗(图1)。12例(67%)患者的胸片未发现肺部阴影,而且9例(50%)患者在整个急性发展期的胸片依然保持正常。3名最初胸片正常的患者后出现双肺弥漫性阴影,其中2例持续发热1周以上。2名患者(11%)需要入住ICU,还有1名患者(6%)需要接受机械通气治疗。截至2020年2月25日,没有发现其他细菌或病毒感染,也没有死亡病例。
图1 感染SARS-CoV-2患者的症状、吸氧需求、住院时间和出院时间
临床结局
在需要吸氧的6例患者中,有5例接受了洛匹那韦-利托那韦治疗(图2)。这5例患者中,有3例(60%)在治疗后3天内减少了吸氧的需求。
然而,2名患者在接受洛匹那韦-利托那韦治疗后病情恶化并进展为进行性呼吸衰竭,其中1名患者需要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。在入住ICU期间,这2名患者在鼻咽拭子或气管插管抽吸中持续检测出了病毒。
使用洛匹那韦-利托那韦治疗的5例患者中,有4例出现恶心,呕吐和/或腹泻,3例出现肝功能异常。由于这些不良事件,只有1个人完成了计划的14天治疗方案。
图2 洛匹那韦-利托那韦治疗后患者的临床进展
病毒特性
研究发现,鼻咽拭子病毒脱落持续时间的中位数为12天(范围1-24),有15例患者(83%)从鼻咽中检测到病毒脱落的持续时间超过7天。图3显示了所有18位患者的每日RT-PCR循环阈值(Ct值)。12例未接受氧疗的患者与6例接受氧疗的患者(其中5例接受洛匹那韦-利托那韦治疗)的每日循环阈值随时间变化的趋势类似。
图3 入组患者的每日RT-PCR循环阈值
通过PCR检测发现,在某些患者的粪便(4/8例[50%])和全血(1/12 例[8%])中检测到了病毒;在尿液中未检测到病毒(0/10个样本)。截至发文时,尚无病毒培养结果可以确定病毒在呼吸道外的生存能力。
总结
在新加坡最初诊断为SARS-CoV-2感染的18例患者中,临床表现多为轻度呼吸道感染。一些患者需要氧气支持治疗,在使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后,临床结果各不相同。
更多阅读
关注医咖会,及时获取最新重磅研究!